​​上海沪申展览纯工厂(已注册)
EXHIBITION  SERVICE  COMPANY


承接:设计公司、展览公司、广告公司订单24小时报价电话18901624450

QQ543172140

沪申展览工厂成立于2006年,立足上海服务江浙沪,占地5000㎡​ 长期工35名 主营:木结构展台、展台搭建,展厅制作、桁架展台、各种铝料展台

专家论道|我国会展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 作者:pro1e0471 | 发布时间: 2020-01-07 | 2268 次浏览 | 分享到:

  
  03
  
  我国会展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化基础研究滞后
  
  目前,通过中国知网的检索,从2000年至2019年4月中旬,标题同时包括“会展”和“标准”两个关键词的期刊论文32篇,学位论文1篇和会议论文5篇。可见,在会展业标准化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国外会展业相关标准的追踪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尚未实现以会展业科研带动会展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3.2 标准化需求与标准有效供给不足矛盾突出
  
  从标准化专业领域看,在现行的会展相关72项标准中,其中会议领域标准数量占比仅为19.44%,而展览领域标准数量占比55.56%,可见会展业标准布局不够均衡。
  
  从标准内容看,展览领域标准已基本涵盖展览组织单位、展览场馆、展览服务单位等三大类市场主体,但尚有空白领域,且部分标准更新发展相对滞后,标龄过长,落后于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从标准类型看,以团体标准为代表的新型标准类型,现行会展业团体标准仅占会展业标准总量的13.89%,比重较低,供给不足,未体现其快速响应市场与创新需求的优势。
  
  3.3 标准缺乏统一协调
  
  以展览业领域的标准为例,由于标准缺乏统一协调,已经出现标准供给过度集中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例如:在展览领域的展览展示服务,与之相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累计11 项,占比27.50%。由于标准类型不同,标准的起草单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3.4 标准制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度不足
  
  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吸纳利益相关方参与。但目前,会展业现行的许多标准在制定工作中未充分考虑这一点。例如:2018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 T 35659-2017 《经济贸易展览会分级与评定准则》主要起草单位仅包括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以及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两家,无论是从机构类型、还是地域分布看都存在利益相关方参与度不足的问题。
  
  3.5 标准“制用分离”现象严重
  
  会展业标准不同程度存在重编制,轻实施的现象,各级各地标准化研究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出来的标准,似乎一旦通过评审后,感觉“任务完成了”,就将标准“束之高阁”,导致标准发布后形同虚设。出现了科研机构研制标准、政府部门发布标准,但企业与院校不用标准的“制用分离”的现象。
  
  3.6 区域之间标准化发展水平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