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会改变了一座城市。南宁充分借助东博会的平台,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有力推动南宁社会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广西国际博览集团董事长王雷表示,十多年来在东博会的示范作用下,南宁现代会展的产业链逐步完善,催生了会展服务业的各种业态,促进了以东盟为特色的城市会展旅游形象,培育了各类面向东盟的市场主体,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南宁体现得比较明显。
现阶段广西的会展业与拥有成熟市场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国际市场竞争力、会展品牌影响力有待加强;创新不足,科技创新赋能会展不够充分;会展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面对存在的短板,玛丽·拉金提出,会展业需聚焦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为成员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同时还需关注领导力的多样化,以形成合力驱动,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推动会展产业发展,应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国贸促会国际商会会长张慎峰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会展数据与品牌资源共享,互鉴先进经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互利共赢;要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构建“互联网+展会”新模式,加快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委员李藻森分享了澳门的经验。在新时代,澳门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珠澳大桥通车等重大机遇开展实践,创造高附加价值,把会展业发展效益辐射到周边行业和社区项目。开展多种合作模式,如一程多站或是一会展两地合作的新模式,把会展活动中的会议和展览分别安排在大湾区内不同的城市举办,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更多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项目合作。
C 广西会展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介绍,2020年,国家战略对展览业的发展影响会更加明显,除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外,次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等都有希望成为展览业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
“广西举办的会展活动,促进了贸易畅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对广西会展业进行过调研。他举例,第16届东博会共举办了90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20个国家131家企业在“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参展,展区面积比上届增加59%,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及区域外经济体的合作。
同时,广西贸促会组织的系列会展活动,紧紧围绕欧洲线、非洲线、日韩线和网上丝路行“三线一行”路线图,通过展示和推介广西名特优产品,提高“桂品”知名度,扩大桂企“商务圈”,在引导和帮助广西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